当前位置: 首页 > 基层动态 > 经济学院 > 正文

经济学院在第十七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实现历史性突破

时间:2022年04月10日 14:22来源:经济学院 作者:经济学院 点击:

近日,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中国社会科学院、全国学联共同主办的第十七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终审决赛以线上方式成功举办。经济学院获得全国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这是我院学生首次在“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取得国家级奖项,获奖数量和层次实现历史性突破。

2019级经济学(国际化实验班)朱雅晴作为队长完成的《乡村振兴路上的“医靠”:第一村医创新模式评估与提升策略研究——基于淄博市8区县191个村的调研分析》获得全国二等。“第一村医”是淄博市为防止因病致贫、返贫,在全国率先推出的健康扶贫举措,为解决中低收入群体因病返贫的问题提供了宝贵的经验。该团队聚焦基层群众看病难的问题,以社会学、管理学、经济学相关理论为基础,调研“第一村医”创新模式,评估其实施的具体效果,总结其进一步改进的空间,提出可供复制的模式,为全国提供健康增收助力乡村振兴的齐鲁样本,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团队利用假期进行线下集中调研,调研了134个有第一村医村和57个无第一村医村,共收集问卷2583份,整理访谈记录12.8万字。基于调研所得问题,团队提出了“两多六化,四维协同”的第一村医优化提升方案,调研成果获得团中央表彰及《联合日报》、《大众日报》多家媒体报道,报告获得山东省乡村振兴局、淄博市卫健委采纳批示,获批2021年度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全国人大代表、湖南省政协副主席、南华大学校长张灼华在今年的湖南省两会和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相继提出关于建立第一村医机制的提案,团队关于任期、考核机制、团队建设的多条建议发挥重要作用。

2018级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一班李海天作为队长完成的《吹响乡村振兴集秸号:政府激励视角下秸秆产业链内多方博弈与意愿分析——基于山东省11个地级市的实地调查》获得全国三等奖。该团队将大学生下乡实践的热情与经济学、统计学、财政学等学科背景有机结合,聚焦秸秆环保利用领域,持续多年开展田野调查活动,青春足迹覆盖山东省、河北省、河南省、安徽省等地的30余个地级市,团队的调研活动受到学习强国、中国青年网等平台的报道宣传。团队成果丰硕,获第十七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三等奖,受邀参加2021年第六届联合国中国青少年环境论坛。在由共青团中央、生态环境部、水利部等八部委联合开展第十届“母亲河奖”评选中荣获绿色项目奖。

“挑战杯”竞赛自1989年起每两年举办一届,已发展为全国大学生科技创新领域中层次最高、规模最大、参赛范围最广的赛事。我校校赛于2020年7月正式启动,大赛历时近两年。学院党委高度重视大赛各项工作,统筹安排部署,充分结合大学生社会实践“三千计划”,引导学生聚焦经济社会热点难点问题,挖掘和培育高质量参赛作品。院长、书记及副书记多次督导进度,统筹协调,与参赛团队、指导教师进行交流,对他们认真备赛和辛勤付出给予高度评价,鼓励团队成员要高度重视、精心备赛、分工协作,充分展示我院学子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和青春风采。学院团委按照校团委要求部署,扎实做好大赛信息传达、项目修改完善意见反馈等备赛服务和保障工作。指导教师与参赛团队精心筹备与打磨作品,为国赛取得突破性成绩奠定扎实基础。备赛期间,各指导教师带领团队成员参与专家学者、往届获奖团队指导教师的辅导30余次,培育学生追求真理、苦于钻研、勇攀科学高峰的精神,引导学生在社会大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以学术科技作品为强国兴农贡献青春智慧。